九天神皇 > 天启驾到 > 第六章 狼烟在望(下)

第六章 狼烟在望(下)


  九月十六的京郊,寅时(凌晨三点)刚过,天空虽有一丝白色,但还很是暗沉,急促的马蹄声从官道上传来,扬起一股烟尘。

  嘚隆!嘚隆!嘚隆!

  惊得正在赶路去京城的行商走卒,赶忙让到一旁,就怕被健马所伤,回头举目看去,隐隐能看到薄雾中,一位驿卒在策马狂奔。

  “让道!让道!官差办事!”随即传来骑士的大声呼喝,只片刻,便连人带马如阵风一般,从行人中间掠过。

  “竟是六百里加急!”

  此时赶路的京城附近百姓,也是大多是惯于出门,内中有懂行的不由失声;余下众人也是面有惊色,却未出声反对,看骑士的模样和驿马的身形,很是矫健,此时各处城门均未开,想必是连夜换马赶路,除了“六百里加急”还能是什么?

  要知道大明的驿站,每隔二十里一个,六百里加急,则需每逢一个驿站即换马换人,奔驰不停,方能达到;而在此时只有战事起,才能启用六百里加急,看驿卒的来的方向,应当是京师西南,良乡固节驿处而来。

  莫不是西南有事?

  原本口中还骂骂咧咧的行人,面面相觑之下,此时都眼中有了一丝惊惶之色,看看随行的货物包裹,均是暗暗叫苦,这大明才安静了几日,难道又有战事了?

  ......

  寅时五刻(凌晨四点十五),京师的大门方才开启,四川的六百里加急塘报,便宛如一颗巨石,投入到这湖才平静不久的水中,惊起巨大波澜。

  本想着能安安生生,准备收成的京师百姓也是议论纷纷,不知这大明究竟怎么了,连年兵灾天祸,不得安宁。

  京中文武百姓的目光不由汇聚于城中央的紫禁城,寄望于隐隐有些英武气象的天子,能好生应对才是;辰时(晌午七点)未到,内侍宫门四出,随后便有略显慌乱的内阁、六部中数位红袍重臣,急匆匆往宫城内赶去。

  确有大事!京城文武百姓心中愈发紧了。

  ......

  辰时一刻的乾清宫南书房中,还有一丝昏暗,忽明忽暗的宫灯,映得房中诸人面色晦暗不定。

  端坐于御案后的天子一言不发,只有手指轻轻的敲击着御案,似乎在等着众臣传阅完四川来的塘报;他微眯着双眼,神色有些疲惫,又似乎有些释然,枕戈待旦多日,今日终究是大石落地。

  古语云多难兴邦,国人自古以来,在面对重大的天灾人祸之时,都很是坚韧和富有凝聚力,尤其是在初期......但万万不能像“后世”一样拖延数年不平,不仅将数省的钱粮、兵力消耗殆尽,同时也会将“民望”损失一空.....一定要快!

  “成都可能守住?”半晌,朱由校缓缓睁眼,出声问道;至于川中其余州县,他未抱希望,不说播州之乱不过二十来年,川中必然没有恢复元气,就当下卫所废弛的模样,精锐又抽调一空,实在是指望不上。

  兵部尚书王在晋闻言,看了一眼身旁的首辅、礼部尚书、户部侍郎几位同僚,起身行礼道:“陛下,成都城池高深,此时秋收之际,粮草必是足够,其素为川中最最紧要之地,此时当不致有失!”

  虽然语气镇定如常,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心中的震惊程度到底有多少。

  天子的担心竟然成了现实,而那些提前做的准备,看来也即将排上用场,亲政不到两年的青年,竟然能洞察千里之外?作为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儒门中人,此时他也不禁怀疑,这世上,莫非真有生而知之的圣人嘛?

  闻言点了点头,朱由校也认为应当局面,应当不至于比“后世”糟糕才是,毕竟那奢崇明,既无可以聚兵而动的朝廷旨意,有没有趁机杀害四川巡抚的机会.....“后世”成都被围数月未破。

  见众臣都凝眉沉思不语,他沉声问道:“诸位臣工,可有应对之策?”

  事出突然,无人答应,尤其是孙慎行,更是不知道此时叫自己来,是何用意,半晌,天子的眉头不禁又皱了起来。

  王在晋见状,再次起身出声道:“陛下圣明万里,上月京营甄选将士护送秦将军赴重庆,现已经到湖广境内,预计旬日之间可到重庆府,快则本月内可以赶赴成都,共击叛军。”

  轻轻点了点头,朱由校也希望如此。

  “陛下,前次贵州巡抚李枟上书,请对贵州增兵派饷,臣以为当准奏。”方从哲也站起来说道,永宁在川贵相交之处,此时成都告急,必然无法交通,加强贵州实力便是应有之意了。

  朱由校再次点了点头,目视户部右侍郎道:“李卿,太仓库里可还有银子?”户部部堂李汝华年老多病,部中事务便由侍郎打理,但此时天子不召在部日久的左侍郎入宫,对于新晋右侍郎的偏重,不问可知。

  “陛下,有北直隶新近解送的银子十数万两,可派往四川,今年湖广、四川、贵州三省的秋粮也可留于本地使用。”李之藻赶忙起身应道,他的面色也是不好,作为户部“新人”,偏又守天子信重,心中激动的同时也难免压力重重,只有勤谨用心了。

  呼,书房中中众臣都似乎微不可察的皱了皱眉,打仗对于朝廷众人来说,最最关键的就是银子,没有钱事情就愈发难办了,但现今又从哪变出银子呢。

  “都发往贵州、四川两省罢;湖广秋粮也不必解来京城,留作川中之用罢。”

  “遵旨。”

  “陛下,臣再请下旨,谕令贵州严守本省,勿要轻举妄动。”待李之藻坐下,本兵再次起身,直声道。

  殿中诸人纷纷侧目,此时不赶紧集几省兵力救援成都,反倒坐视叛军围城,这又是何道理?

  “想必现今川南已经糜烂,援军旬月可达,又贵州土司众多,轻易调兵,臣恐贵州不稳。”

  嘶,书房中不由响其轻微的吸气声,这个王在晋可真敢说啊,这不就是直言贵州土司,可能会有不臣之心吗?那可是在播州之乱中,立有大功的土司强兵呐;况且大明不都一向在西南是“以夷制夷”吗?

  此事体太过敏感,传了出去,怕是会惹祸上身,余下众臣都不敢轻易表态,只是看着御案后的天子,等待着他的决断。

  朱由校深深看了一眼自己的兵部尚书,轻轻点了点头。

  这可是有点殒身不恤、国士无双的样子了,若是四川糜烂,恐怕提这建议的人就是罪臣了;退一步说,即使解了成都之围,无故猜忌贵州土司的兵部尚书,恐怕也讨不了好去.....毕竟这和私下写信建议,又是不同。

  “好,便依卿所奏。”

  “谢陛下,臣遵旨。”本兵叩首领旨,缓缓拜倒:“臣议请,早日选将赴川中,整理兵事。”

  朱由校再次点点头,“后世”奢安之乱起后,第二年方才派遣边军将士赴川平乱,虽说也是因路远,但反应更快些更好才是:“本兵可有人选?”

  “还请陛下圣裁!”涉及到军镇将领,作为一个新晋的兵部尚书,王在晋自是知道,有些事情自己是不宜插手的。

  “便着京营副将鲁钦罢。”天子一锤定音。

  “是,陛下。”重臣们纷纷拱手领旨,但心中都是一凛,那鲁钦由山西副总兵调入京营,不过两月,竟然就能出镇一方,青年天子对于京营的看中已是昭然若揭了,先有蓟镇,再有西南,对于军权的掌控也是愈发着力了。

  “边镇、西南多战事,朕以为万历朝所议甚好,再行武科,孙卿以为如何?”说罢,朱由校目光灼灼地看着,近日来低调不少的礼部尚书。

  任用鲁钦不仅是因为其为军中宿将,也因为其在“后世”兵败自杀殉国的刚烈,还有更深的用意在于向天下昭示,武将想要晋升重用,必然要打上京营的烙印,而京营的烙印便是自己的烙印。

  无论是从“后世”看,还是千年来的历史,文官政治都是大势所趋,毕竟马上治国不可行,而“军阀”祸国残民的暴烈,却是古今一样.....但文官制下,军队的战力江河日下的风险,也是极大,便如现在的大明一般。

  所以他一方面在火器和操练上提升军队的战力,另一方面也是提升对军官的控制和“教育”,最大限度的防止军阀的诞生,提升自己对地方军队的掌控......

  同时武举选拔的将校,不仅学识较高,一般也不会陷于地方军门世袭的痼疾之中,后续更是会作为“天子门生”“京营将校”成为他掌控天下军队的张本。

  “这.....”礼部尚书孙慎行猛然抬头看去,此时他方才知道,自己被召进宫来的用意所在。

  大明武举创制甚早,但制度一直没有确定下来。成化十四年,才根据太监王直的建议,以文科为例,设武科乡、会试,但弘治六年,又改武科六年一试,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准试弓马;后又改为三年一试....没有定制。

  万历末年曾有过一次实行改革的议论,有朝臣主张设“将材武科”,初场试武艺,内容包括马步箭及枪、刀、剑、戟、拳搏、击刺等法;二场试营阵、地雷、火药、战车等项;三场各就其兵法、天文、地理所熟悉者言之.....却未成议。

  作为久经仕宦、科场的读书人,他自然知道科举一事的影响多大,若是天子将原本不成规制的武科办成定制,想必那些中举之人必是感恩戴德,天子在军中的影响剧增,这是一直寄望着天子“垂拱而治”的文臣所不愿见的。

  何况作为文人,潜意识中,他也不愿看到武人“登堂入室”。

  “......方今西南有变,太仓库空虚,武科之事,靡费不少......”半晌,孙慎行终是涩声道,说罢还看了首辅、本兵、户部侍郎一眼,似乎寄望于三人中有人“仗义执言”。

  但他终究失望了,方从哲老神在在,李之藻眼观鼻鼻观心,只有王在晋欲言又止,却终是没有说话;罢了罢了,这些佞臣,靠着皇帝上位,竟然连读书人的体统都不去维护了,孙慎行心中恼恨不已。

  “陛下,内帑中倒是还有些银子。”一直在旁默不作声伺候的魏忠贤,此时轻轻发声,又招呼宫人为皇帝、重臣续上茗茶,悠悠道:“这会西南有事,天下人可都看着,却不可因为钱粮误了大事。”

  孙慎行猛然一滞,看向那红袍的大珰,此时天子与朝臣议政,何时轮到你这阉人插嘴,不过或是想到此时正值“战时”,自己提出的谏言,又被解决了,如今“大势所趋”,终是没有再说话。

  朱由校没有说话,只是微不可察地点点头。

  肃穆的宫殿中,阳光漫洒进来,将青年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旭日初升。

  ——————————

  元年九月,永宁土司叛,以鲁钦理西南军务,行武科。

  ——《明史·本纪》


  https://www.biqugecd.net/30686_30686152/5697889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net。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