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神皇 > 地狱开局她最终称帝 > 第115章 江山

第115章 江山


出征的将士们在衍初三年来临之前回到了首都盛安城,凯旋的她们得到了最热烈的欢迎,其中最值得注目的当然是作为皇太女的元光,在这场战役之中,元光战时勇敢果断,战后勤理政务,为民请命,她的表现让天下人都发自内心地认可了这位少年储君。

        当然,在平叛之中涌现的年轻将领所散发的光芒也不容忽视,她们作为宣威侯曹延襄和赤云将军杨英的后继之人,以自己的实力告诉陛下和百姓,若再有劲敌来犯,她们的枪锋决不轻饶。

        这一次在平叛中有突出贡献的齐蛮等人也在回京受封之列,她们所有人的付出和牺牲都应该被褒奖。

        胜利,当然是付出了鲜血的代价,阵亡的数万名将士均按功勋和规定做了抚恤,有功的将士也得到了封赏。

        叛军颠覆大周元氏政权的阴谋被挫败,展望而去,新的一年就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到来了。

        盛大而冗长的典礼结束之后,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在麟德殿中觥筹交错的庆功宴,直到深夜,热闹而喜庆的氛围才逐渐散去,元光终于等到时机与母皇好好聊一聊。

        离别近两年,她有太多的话要对母皇说了,她深思熟虑后做了一个鲁莽且幼稚的决定。

        含英殿内,沐浴更衣后的皇帝放下了在大典和宴会上端着的架子,签批了几分紧要奏章后准备就寝。

        人到中年的元衡已经清晰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她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般有彻夜的功夫来应对政务了,她出于长远考虑,现在需要劳逸结合了。

        元衡才刚走到寝殿中,就听到宫人向太女请安的声响,她一抬头,明黄的幔帐后出现了女儿匆匆忙忙的身影。

        “女儿给母皇请安,今夜女儿想和母皇一块儿睡。”穿着寝衣的元光亲自抱着枕头和被褥试探地问。

        小时候,每次当她在读书中有独特的见解,有“长篇大论”对母亲说时,她就会赖着和母亲一块睡。

        那时候也像现在这样,将自己寝具抱来。

        元衡微笑,她哪里看不懂,这是女儿向自己示好呢。

        出征之前,母女二人曾经闹过不愉快,这些不必再细细翻过,元光是想用小时候亲密无间的方式小心翼翼修复母女关系。

        慈爱的帝王像年轻的时候拍拍床榻,示意女儿过来。

        得到母皇“赦免”的元光有一瞬间的雀跃,她挥手屏退了宫人,自己利落爬上床把寝居安置好。

        “当时是女儿冲撞了母皇,女儿恳请母皇的原谅。若是没有此番监军的经历,女儿只怕无法悟透母皇的教诲,更无法明白自己的使命和母皇的坚持。”

        “母皇能不能原谅女儿的鲁莽?”

        意气风发的皇太女在严格的母皇面前收敛了她张扬的气焰,浑身炸毛、张牙舞爪的小老虎在威严的王者母亲面前也变得听话了。

        “还有呢?”

        元衡倚靠着雕刻着腾龙舞凤的床头,半眯着眼,等待着女儿的“表演”。

        母皇果然要秋后算账。

        元光心里一叹,独自领兵前往木兰关的事总还是要给个交代的。

        “那时军情紧急,母皇也知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又得到了强兵劲旅的援助,自然要趁早拿下木兰关才是。女儿是有些冒进,但幸好大胜而归,以后定然不会再让母皇担心了。”

        “朕就知道你早都想好了说辞,想用胜利和安康堵住朕的嘴。”

        元衡怎么会不懂自己女儿是什么心性,出击绝不是因为冲动,而现在也是“有备而来”,如元光预料的那样,她确实不打算再揪着不放。

        她道:“罢了,你知道这是幸运便可。这次的经历是该让你变得成熟、周全、稳重,千万不要以为胜了一局,自己就可以目中无人了。”

        这次平乱军队的顺风顺水离不开母皇旨意下的清扫六至会余孽,元光是很清楚的。

        奉辰卫拿到六至会的名单后,开始前往巴蜀之地斩断他们内部彼此的联络,对于瓦解伪蜀国内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这一点,影响了他们的统筹,而在战局上,叛军的劣势渐渐显现。

        他们虽然经营已久,但长久安逸的巴蜀镇军面对真正在狼烟沙场上淬炼出来的精兵猛将到底是逊色一筹,更何况叛军之中还有许多滥竽充数的暴民,根本无法与能源源不断补充的正规部队相抗衡。

        而民间更有反声一片,实行了十余年的安稳政策一夕之间被篡改,引发了巨大的动荡,这也是后来元光、曹延襄入巴州后有百姓自愿为其引路的原因了。

        巴蜀之外也并不太平,六至会的踪影早已经遍布全国,这一次没有在各地掀起风浪,皆是因为奉辰卫雷厉风行下手果断狠绝,扼杀了这个阴谋。

        而朝堂上,也引发了人人自危的风浪,毕竟崔标和崔乘这样的看似忠心耿耿的官员都是六至会的头目,这件事令元衡花费了大力气来整顿朝堂。

        这场腥风血雨直到大军凯旋的壮烈之风来临,才被吹散。

        看似顺利的背后又太多的人付出了辛劳甚至鲜血。

        “母皇,女儿明白。”

        元光深深点头,她明白胜利的来之不易,更明白母亲和自己的追求,这一刻,再无芥蒂的母女和平地共处。

        多好,皇家也有充满温情的一面啊,就在此刻,就在阔别近两年的元衡与元光之间。

        这时,同样靠在床头的元光向母亲靠了过去,元衡轻轻揽住她,温柔道:“朕早知道你一定会去前线,也知道,你一定会回到朕身边。”

        “我们毕竟是母女啊,血脉相连,心意相通的母女。”

        元衡的目光愈发的柔和,见到了真正成长起来的女儿,她心底荡开了一道温暖而豪迈的浪潮。

        “朕早在怀着你的时候,就有一个强烈的预感,你一定是朕的女儿。朕从未如此渴盼你的到来,直到你真正临世,朕的所求终于有了应验。”

        “那时,朕甚至忽视了分娩带来的痛苦,只记得你给朕带来的喜悦。”

        元光望着目光闪烁的母皇,母皇眼睛里有美好旧事的追忆,更有以女儿为豪的骄傲。

        这一刻,元光的心脏剧烈地跳动,积极地回应着这份来自于她尚未睁开双眼之前就已经深刻存在的强大联结。

        是的,她们是母女,她们不仅在血脉上紧密相连,还在追求上同心同德。

        哦,对了,现在似乎连骂名都是“一脉相承”的。

        元光想起来便笑笑:“女儿将十万叛军战俘都埋了,母皇不会觉得过犹不及吧?”

        在谴责中,皇太女和她的皇帝母亲背上了相同的骂名——残忍、狠辣。

        “杀得好,这些乱臣贼子,死就是最好下场了。”

        她的女儿和她一样,从不对敌人手下留情,这一点令她放心。

        至于骂名,她不在乎。

        说得好像没有骂名,那些人就不会反对了她了?

        不,因为她是女帝,所以无论怎么样都会被反对,还不如用坚决残酷的手段来守住地位。

        元衡悠悠道:“得到男人的赞许是一件恐怖的事。说明你做了对他们有利的事,相反,他们越是痛骂你,越说明你做得对,因为这件事一定是于他们无利且于你自己有利的。”

        “他们骂你残酷又狠毒,是在变相夸你有手段,懂得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令他们害怕。”

        “朕的母亲温显皇后萧嬍,你的祖母,是贤惠得足以名垂青史的典范,她为什么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因为一个贤惠、大度、聪明、识大体的妻子,不仅要在关键时刻给夫君出谋献策,更要为他生儿育女,假使自己无法再生育,还要摆出宽容温厚的模样替他广纳妃嫔,求着他开枝散叶。”

        “她虽然没有生下儿子,是她‘完美人生’上的瑕疵,但她从不嫉妒得宠的妃嫔,又善待皇子,真正做到了‘母仪天下’。她活了一辈子,都是为了男人而活着,把自己变成了木柴烛火,为丈夫燃烧着,所以她是男人推崇的典范。”

        “如果她不是为了朕,给父皇投了药,她的一辈子就是光鲜但憋屈、荣耀但悲情,幸好她终于做了一件为自己、为女儿出气的事。她唯一的叛逆,成就了史书之外最真实的自我。”

        “有一个不被痛骂的例子,甚至是享誉千秋的例子在前,你愿意成为史书中这样的人物吗?”

        以贤德流芳青史的萧嬍,却生下一个恶名昭著的女皇,她女儿的前半辈子是腥风血雨的厮杀,也因此背负了心狠手辣的骂名,可她的女儿却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完成了她们母女接力的重要一程。

        难道萧嬍会因为骂名而后悔将女儿培养成了这样?

        利他?利己?

        元光从她的祖母和母亲真实的经历中得到了答案,怪不得母皇一直有一种无所谓旁人态度的坚持和冷漠。

        甚至在明堂中,面对先祖的时候也是这般,她坚定、无畏、强大。

        好了,元光现在心安理得得“享受”这种骂名,这也算另一种褒扬了。

        这一次她虽然不认为自己表现得十分完美,但好歹没有拖了后腿,她有个问题一直想问母皇。

        “母皇,若是女儿一点都不顶用,烂泥巴扶不上墙怎么办?”

        元光真的担忧过这个问题,她现在是母皇唯一的后代,万一她是个笨蛋,是个窝囊废,母皇会怎么办?这个王朝又会走向哪里?

        听完此言的元衡只是一笑,她不是没有担心过这个问题。

        “你自己都说烂泥巴扶不上墙,那朕也只能使劲将你往墙上糊啦!”

        “青史之中倒也不是没有现成的例子,为了自己的江山延续,再不中用的儿子也要扶。朕就只能多选一些贤臣良将辅佐你了,那还能怎么办?难道怨恨朕自己不趁着年轻多生几个女儿吗?可是生得多了,像朕父皇那一辈掀起残酷的夺嫡斗争又怎么办?”

        像玩笑话一般的回应倒是令元光意外,这可是关于王朝权力延续和她们的远大梦想的事啊,母皇竟然如此儿戏。

        “母皇不担心,到了那时候,重臣拥兵自重自立为王吗?”

        就像她的老师曹延襄,官拜一品军侯,虽然振旅归京之后交了兵权,但她拥有极高的声望,且朝堂之中的“赤云系”也不容忽视。

        母皇真的从来不担心曹延襄倒戈吗?

        这时,听得女儿意有所指的话,元衡微微一笑,好啊,竟然怀疑起自己的老师来了,不错,她的权力敏感性已经被培养出来了。

        就像山林之中猛虎重视自己的领地一般,天经地义。

        “这天下有没有谁家的江山能传千秋万代?有没有谁家的帝王能开辟千世、万世的伟业?”元衡问女儿。

        元光摇摇头:“朝代的兴亡覆灭,因天时,也因人事,而万岁的梦想也不过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痴愿罢了。”

        她想到那些求长生不老的帝王。

        他们为了延续权力寿命而兴师动众的寻仙境、求灵药,可最终他们依然无法摆脱生老病死的定数,而他们的王朝也最终在岁月长河中转身离去。

        “所以朕不会幻想着元氏江山能延续千载,而我们能在以男人为主角的史书之中开疆拓土,能光照后来人,便足矣。”

        曾经那些无冕之皇的女君在前方鼓舞着元衡用权力去创造她心中盛世,而后,她会和她的女儿、她的战友一起鼓励着后来人在青史上书写女人的传奇。

        “正如你所担心的那样,万一权臣篡位,断了江山会如何?朕不知道曹延襄声望隆高吗?朕不知道到谢雪安成为了女官中的领袖,如今出任中书令权倾朝野?”

        谢家的女官,从女校中走出来的女官,都默契地将谢雪安当做榜样、目标甚至是头领。而在元衡打击世家之后,这一派力量渐渐初露头角。

        元衡很清楚现在的“威胁”。

        “且不说她们如果反对了一手提拔她们的女皇会遭到男官们何等强烈的攻击,就算是她们在斗争中赢了坐稳了江山,那她们也不会再复辟男尊女卑的规则,朕奋斗了一生的成果会在她们手中有所保留,这天下还会是女人的天下。”

        “这就是朕对她们‘信任’的来由。”

        因为反抗旧秩序,女皇和她的盟友们有同样的信念,早已经是不可分割的集体,这是不会反的原因;而就算反了之后,迎来的是另一位女皇,要加固女性对权力的垄断,就不能踩低前代女皇,反而要尊崇她,女皇的功绩依然会流传在世间。

        她们的信念依然延续。

        元衡这时又对女儿笑笑:“所以,你就算是烂泥巴,也得扶上去。哪怕是做一张唬人的旗帜,也要发挥作用啊。”

        正如她先前对女儿所说,王朝最高权力的母传女,本就是对旧秩序的最强反抗。

        而那时,就算是权臣摄政甚至篡权,天下仍是女人的天下,那也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幸好,她的女儿是个合格乃至于出色的储君。

        “也许以后真的有回天无力的那一日,但眼下却是个良好的开局,在这个位置上,我们不能懈怠。纵然江山无法传千载,但火种却可以。”

        王朝没有永寿无极。

        但奋斗的女人们,不再屈服的男尊女卑的规则的女人们,渴望昂首挺立行走于天地间的女人们,会生生不息。

        这就是元衡所求的,这也会成为元光所求的。

        她们母女因为血脉而亲密,而这个关系会因为同为火种的使命而更为牢固。


  https://www.biqugecd.net/45769_45769626/919305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net。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