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神皇 > 地狱开局她最终称帝 > 第89章 意外

第89章 意外


天意似乎不会永远眷顾大周。

        天授十八年八月,在战争已经持续了一年半之后,战场上最大的变化来自于江淮一带来势汹汹的暴雨。

        雨势连绵不绝,江河水位暴涨,水网密布的江南一带因此洪水泛滥。

        天灾看到江淮一带遭受着人祸带来的惨痛现实后,并没有因此而高抬贵手。

        阴云与暴雨已经统治江淮的天空许久了。

        大周东征的将士在极端天气之下,不仅要抵御燕国军队的入侵,更要参与到救灾之中。

        当东征大元帅夏侯雍下令调派人手筑堤坝、救灾民的时候,他就预料得到燕军要趁虚而入,尽管水文和路况不佳,依旧拦不住燕国的侵吞之心。

        他必须做出应对,利用水势堵截燕军,广征人手防洪安民,还要预防随时可能爆发的瘟疫。

        燕国看到了周国东线如今左支右绌的局势,认为这是绝不可失的天赐良机,它甚至下令将囤积在北部准备与曹延襄正面交战的兵马向南调遣。

        这是东线战场情势最危急的时刻。

        远在千里之外的元衡从回报军情的字里行间真切感受到什么叫岌岌可危。

        无须刻意渲染的危情,亟待化解。

        早在一年前的那个除夕夜后,她脑海内的一个计划就慢慢成型,并且已经开始付诸行动了。

        两军交战,除了正面战场上的刀光剑影,背后的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这一次元衡的目标是许太后之父——燕国宰相许卫。

        她要想燕国大乱,就不能轻易暴露是自己在从中作梗,定然要让他们窝里斗,才能让燕国内里乱了阵脚,大周边境的压力才能减轻。

        花寻秋带着人前往燕国蛰伏一年多,随时留意着动向,刺杀许卫再嫁祸于高门仇怨已深的寒门,是她们必须完成的使命。

        而在故土遭遇着天灾与人祸的双重打击之下,她们的成功与否,密切关系到战事的走向,关系着大周的国运!

        在大周东线战场顶着暴风骤雨的呼号和洪水泥沙的侵吞与驰援而来的燕国军队较量的时候,她们终于等到了时机。

        那时候已经是十月了,当燕国攻下楚州之时,燕国国内一片叫好,楚州在扬州北部,而两州郡分界之处并未天险可守,攻下扬州可谓是探囊取物一般轻巧。

        燕国若乘胜追击便可拿下扬州,再借此控制运河,截断扬州等地向大周京畿输送粮货的命脉,这就像是砍断了一个人的左膀右臂,那时候就能看着此人日复一日衰弱,不仅行动不便,更会失血而亡。

        而对手形成鲜明对比,吞并了富庶江南后逐渐壮大实力!

        许卫又怎么能不高兴?他当初正是看中了江南一带至关重要的经济地位才主张将主力从北线调至南线,集中火力强攻江南。

        如今大胜在即,他在朝中的威望又隆高了几分。

        这一日休沐,他离家前往同僚家小酌庆贺胜利。

        身为位高权重的宰相,无论他入宫还是回府,四处都是确保他安全的侍卫,哪怕是这一次随性的出游,侍卫们都严阵以待。

        但同僚的宅邸里,杀机四伏。

        十月十七日,宰相许卫毒发身亡于同僚旧友家中。

        毒下得刁钻古怪。

        菜品中有一味,试菜之时并未验出,而后小酌之地的香炉中又有一味。

        但同是参与了全程的其他人怎么没事?

        许卫平日里有熏香的癖好,这致他中毒的第三味就在他的衣襟之上。

        三者混合,致命之毒。

        十日之后,这隐秘的谋杀才水落石出。

        既了解许卫的癖好又主动邀请他前来参加宴会的同僚急不可耐地撇清关系,同时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更将众人的注意引到了另一人身上。

        那人出身寒门,因为经商有道,借着两国贸易的东风平步青云,被赵无求重用,如今已经在朝中有了一席之地。

        而他当年手底下名声最响的生意正是香料和药材!

        加上他的主张与许卫不同,许卫调兵往南线,而他认为绝不可小看曹延襄和杨英,认为北线依然要坚守。

        本就身处不同阵营,现在二人在朝政之上又存在巨大分歧,也许他见不得许卫意得志满,动了杀心!

        朝堂内部的争斗就此进入一个更为激烈的阶段。

        但有人抽身事外,旁观者清,认为如今周国连吃败仗,扬州更是危在旦夕,周太主此刻故意让大燕生出内乱,也是极有可能的,还请陛下彻查此事,绝不可给大周可乘之机。

        年轻的燕国皇帝赵宏,刚刚失去了重大的支持力量,面对复杂的朝事和动荡的局面,两党不加掩盖地互相攻讦,他渐渐生了狂躁之心。

        太后许俶见状,只得强按住心中悲痛,在混乱的朝局之中尽力转圜。

        刺杀结束后,花寻秋先是派人回报消息,她依旧留在此地观察局势,见有人刻意往太主身上引,她又发起了一次行动。

        这一次的目标是一个寒门新秀。

        老谋深算的花寻秋看准时机,精心制造了一场“意外”。

        楚州拿下之后,燕国乘胜追击,夏侯雍引淮倒灌楚州,摧毁了燕国吞并扬州的阴谋,大周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之后终于夺回了楚州,扬州之危已解。

        于大周而言,幸好早前楚州军民已经及时撤离,否则这一场战争只怕横尸遍野。这时候大周朝臣才知道,先前并非夏侯雍怯战。

        而这件事传到燕国,恰逢许卫之死,再一次掀起了波澜。

        八万驻扎在楚州的精锐正准备开赴扬州,却在洪水之中灰飞烟灭。

        极力主张调兵前往扬州许卫已死,那换谁来承受大燕官民的怒火?

        许卫一派首当其冲,怒火不仅在朝堂上蔓延,更是烧到了茶寮酒肆。

        寒门新秀在酒肆大肆批判许派的贪图大利且目光短浅,而路过的世家子弟则据理力争,在双方不欢而散后,醉醺醺的寒门新秀竟在回家的路上遭到歹徒套上麻袋痛打一顿。

        寒门新秀重伤难愈,而歹徒被官差审问之后却说是讨债打错了人,这件事便不了了之。

        这飞来横祸怎么会降临到了寒门新秀头上?很快替他打抱不平的人便想到了那些与他争执的纨绔子弟。

        世家仗着背景明里暗里欺负平民百姓不是一天两天了,在出身寒门的官员被恶意揣测谋杀许卫之后,平头百姓对于世家的愤怒暴涨,终于在“讨错债”事件之后达到顶峰。

        加上前线战败,燕国大乱。

        至此,远在盛安城的元衡终于松了口气,如今已是腊月,肆虐了几个月暴雨早就在十月渐渐停止,但江淮一带河网依旧水灾泛滥,堵塞淤积严重,趁着燕国的攻势稍稍放缓,她必须有所行动。

        早在暴雨不绝的时候,太主就下令派遣工部擅修水利的官员前往,如今她又下令征调天下河工前往支援。

        为了安稳民生,筹集好的粮食、药物、衣物等等源源不断运往前线,派发给那些因天灾人祸而流离失所的百姓。

        这些事处理妥当后,元衡再度将目光转回到军情上。

        原本要面临燕国军队猛烈冲击的东线终于有了重整旗鼓的机会,而天灾也终于有了消停的信号。

        尽管两线同时开展,众人的注意力多是都被紧张的东线战局吸引,但元衡从来没有忘记关注北线的战况。

        北线布防兵力并不如东线的多,但北线能在胶着战局之中抗到现在,稳住关键的要塞,杨英驻守几年以来推崇的全民皆兵的方略功不可没。

        苦苦支撑的北线终于等到了反攻的阶段,元衡决定下令让京畿内的一部分禁军前往北线,彻底粉碎燕国想借此南下攻打盛安城的阴谋。

        当然,这个举动是有风险的,若是京畿空虚就那些心怀鬼胎的人就很有可能跳出来生事。

        但近两年朝堂在战事上投入巨大,除了这些实际的钱财和物资肉眼可见的被消耗掉,民心逐渐不安了起来,尤其是东线天灾和人祸造成的惨不忍睹的悲剧加重了百姓的惶恐。

        元衡需要一场浩大的胜利来扭转大周上下逐渐低迷气氛。

        不能再拖了,江淮一带遭受的摧残不知何时才能恢复,必须趁着燕国内部爆发激烈冲突和东线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刻,给北线的燕国军队一次彻底的打击,否则接下来的路只会越来越难走。

        为此,她不惜承担京畿空虚的带来的危险。

        元衡拿起玉玺,它重重地落在调兵的圣旨之上。

        但愿,这一道旨意能彻底带来转机。


  https://www.biqugecd.net/45769_45769626/924598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net。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