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神皇 > 地狱开局她最终称帝 > 第32章 计策

第32章 计策


崔纯退婚出家之后,他的父亲崔超代儿子登门请罪。

        当这个消息满城风雨的时候,崔超满怀愧疚、老泪涟涟地出现在元衡的面前,直言儿子的种种“恶迹”,大骂他“奉主不周”,称他不配为公主佳婿,请求文肃公主开恩赦免他。

        谁也无法想到,当年人人称羡的美好姻缘,竟然是这么个结果,当真是令人唏嘘。

        元衡坐在主位上,看着太仆寺的崔大人如何声泪俱下地负荆请罪。

        崔超的伤心,倒也不是完全作伪的。

        崔纯可是他们崔家公认的继承人,如此优秀的子弟,摊上这么个姻缘竟然落个不问红尘出家为僧的结局,对崔家来说就是一大损失!

        可是面对公主,崔超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所幸这位公主很可能远嫁,崔超只能暗自祈祷她早日离开大周地境。

        “我与行笃无缘,又怎么能降罪于人?崔大人请起吧。”

        崔超落发为僧后,主持给他的法号是“行笃”。他的字是“笃之”,执着与顽固相伴他一生,倒像是批命。

        “城中沸沸扬扬的事,我也都听说了。唉,假若当真如此,只能说缘由天定。”

        元衡双目一扫崔超面庞,他听到公主主动提起这事,眼中微闪。

        如今元贺在为公主和亲造势,而崔家借此甩了个大麻烦,崔家果然是最希望公主和亲的群体之一,到时候就能彻底和这位有些过节的公主斩断联系,后顾无忧。

        元衡的以退为进,就要借崔家的手来完成。

        “如今边境纷扰,百姓难安,若是能与燕结下秦晋之好,两国联兵平定边塞也算是能为一方百姓造福了。”

        元衡目光远眺北方,忧心切切。

        崔超若有所思道:“联兵么?赤云作乱多时,如今招安又诸多要求,可见并无诚心。而北赵侵扰周、燕边境多年,如不整治,只怕变本加厉,人心难安。”

        他听完公主的话,豁然开朗。

        本朝天子真女出嫁,什么金银器物、宝马牛羊这些平凡常见的东西简直是俗物,根本无法体现真公主身份的尊贵和特殊。

        燕国必须凸显其诚意。

        元贺还未与燕国敲定公主和亲一事,原因之一就朝堂上依旧争执不下,燕国应该如何“下聘”,总不能让对方白白占了便宜。

        “若是两国联兵,平定北境之乱,殿下可是愿出降燕国?”

        崔超问得直白,心中略带激动。朝堂上争论不休的议题,要是被自己的两国联兵的提议终结,那自己可不就立了大功了?

        “太平难求,若是我的举止可换得百姓安居乐业,免遭兵祸。这样一桩姻缘,便能称得上良缘。”

        崔超听完心中大喜,既然公主都同意了,那就应当立即向圣上谏言。

        他起身伏拜,将眉开眼笑的得意面容隐藏于身形之下:“殿下深明大义,此乃大周之幸,百姓之福!”

        ——

        崔超很快就走了,这样一个建功立业的大好良机摆在眼前,可不就怕被他人捷足先登了么?

        元衡给崔超下套,并没有废多大的功夫,他就很快入了局。

        但以退为进计策想要成功,最关键的不是一个提议的推手,而是如何分析、把控局势。

        约百年以前,燕国的宗室和叛将与皇帝争权失败后而出兵北上,攻城略地,在周、燕之北建立赵国。燕与赵,素有旧怨,势同水火。

        而赵地地势偏北,地旱天寒,物产贫乏,所以常常南下劫掠,因为频繁骚扰周、燕的边境,与周结了仇。

        周、燕不堪其扰,均曾出兵对抗,但赵国兵马彪悍,目前仍维持着三国鼎立的局势。

        周燕两国如果各自全力出兵北赵,就会担心对方偷袭,自己不得不腹背受敌。

        要解决赵国这个心头之患,两国联兵确实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但联兵,不是三言两语就能理清的。

        这就是元衡计策的切入点,要给皇帝和朝臣一个唾手可得的机会,才能让他们投入到一个无休止的纷争中去,从而给自己创造隔岸观火的环境和见机行事的可能。

        目前来看,联兵是利大于弊的。

        对于周来说,联兵成功,北赵尚能在两国合力之下挫败,更何况小小的赤云?

        对于燕来说,能一血前恨,了结多年的恩怨,收复旧土。

        双方都有明确的目的,即使争论激烈,也不会轻而易举放弃这个能够达到双赢局面的提议。

        而争议最热烈的地方一定在于如何出兵,这就是元衡给他们挖下的最深、最致命的陷阱。

        既然联兵,就要解决许多问题。最浅显的包括兵马数量、行军路线、主帅任命、两国谁主谁辅、事成之后如何分割利益……

        这些事,但凡有过行军打仗经验的武官都能想到,他们不见得会接受这个提议,这将是一支有效的反对力量。

        所以元衡下套给不谙军事、急功近利的崔超,让他做自己的推手。而朝堂上争议良久,欲求突破,自然也会有人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这又是一支力量。

        两派意见相左,这时候就要看皇帝的意思了。

        元贺自然想永绝后患,而联兵面临的问题繁多,自然难以在短时间内匆忙下定论。

        而燕国要出兵,必须通过往来文书、特使回禀燕帝,而燕国内部只怕也很难意见一致。

        总之,这时候元衡就得到了休整的机会。

        这就是她的以退为进,假意同意和亲,但同时提出将会带来巨大分歧的合理意见,大大延缓和亲的进程。

        再者,遇到兵马这样牵涉大国之本的关键利害,甚至可能因为争执一拍而散。

        那时候,元衡就能抽身而退。

        这不是一劳永逸之法,但确是可行之法,是缓兵良计。

        四两拨千斤,公主不乐意确实算不上反对力量,但人心和局势却可以为公主所用。既然都贪图好处,那就让尽情地撕扯去吧。

        ——

        朝会日,宣政殿。其间吵闹纷乱,大国中朝之所,竟有如坊市。

        喧闹在皇帝的一声“退朝”下终于结束,文武百官待陛下离去之后也鱼贯而出。

        昨日崔超火急火燎地进宫面圣,提出联兵之计。陛下龙心大悦,便定下隔日与众臣商议此事。

        没想到今日朝会竟然吵得不可开交。

        崔超脸上有些挂不住,明明昨日连陛下都赞赏的法子,今日怎么这么多人反对,不给自己颜面就罢了,连陛下颜面也不给么?

        他的族兄与他一道返回,奚落他道:“公主一介妇人,不懂兵马是国之大事,出动即牵涉方方面面,就说军马、被服、粮草要上上下下多少人在后头备勤,你也不懂吗?”

        他们还没反应过来被元衡摆了一道,只以为她目光短浅,妇人愚见。

        “这也只是提议嘛,成不成再说,”崔超辩解道,“这难道不是一个同时解决赤云和北赵的好法子吗?”

        “也不怪那些武将说你们单纯,自作聪明。”

        “但陛下有此意,若不是我提,自然也有别人提。万一事成了,难道让别人加官进爵么?兄长又不是不知道,如今陛下力求与燕国结好,燕豫王又心仪公主。我们做臣子的,自然要为陛下分忧才是。”

        崔超总算是找回些底气,民间有句俗语叫“富贵险中求”,他如今便是搏上一搏了。

        “分忧?没见陛下怒火中烧么?这下只怕在马球场打马球去了。”

        马球暴烈激情,元贺喜欢借此发泄心中怒火,这一点倒是和他那位已经不是侄子的侄子元恪相似。

        “我看啊,我们文臣行事,还是得三思后行,哪像武官,陪陛下打打马球就能得圣上青眼。”

        这是个人都能听得出是在发牢骚,元贺晋升禁军将领的速度已经令文官眼红。

        “陛下哪是因为计策发怒?我看是因为那些庸臣反对才发怒,怕是有人想逃避责任,才拒绝出兵!”

        “罢了罢了,不必再争,且走且看。”

        二人终是离宫而去。

        ——

        赵无求在使馆自然也得到了消息,尽管两国没有正式开始商议此事,但燕使团不得不慎重对待,已经召集官僚一同讨论。

        但赵无求对结果不甚在意,他只是更衣之后乘坐马车前往公主宅。

        东风拂面,他一身深松绿的衣袍,有如竹枝初展,清新俊逸。

        “豫王亲临,当真是蓬荜生辉。”

        元衡不咸不淡说起了客套话,赵无求来了,能有什么好事?

        不过她并不在意。

        “当真是好计策,殿下洞若观火,足智多谋。”

        赵无求内心既是欣赏又是愤恨,元衡的睿智一直是吸引他的地方,但这个妙计却给他惹上了大麻烦。

        大周称这是公主的意愿,以和亲换取太平。但燕,未必这么想。

        燕帝的商谈文书中并未提及和亲,是赵无求为了自身利益而兵行险招。燕国更加不会贸然出兵,甚至燕帝可能怀疑赵无求心怀不轨,以公主的名义替他自己讨兵。

        这下子赵无求反而不能极力推进联姻了,否则会将自己置于死地。

        元衡不仅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更迎头痛击赵无求。

        “你当真想娶我?”元衡的高傲可见一般,“我父皇是大周正统皇帝,受命于天,仁德广深,万民爱戴,而我是他与皇后唯一的女儿,是大周荣光万丈的公主。”

        “我曾经的未婚夫,是钦点的状元,又是朝廷命官,你至少应该让自己表现得比他更出色,或者能给大周带来值得称道的益处。大周的公主,总不能随随便便就远嫁异国。”

        赵无求无视了话中的锋芒,却抓住了一个重点,原先公主十分抗拒联姻,如今在她知道无法获得皇叔的庇护之后,就改变了心态。

        她已经认同联姻了,只不过有条件,当然这其中还有她天生的骄傲在作祟。

        果然手中没有权势的她无法掀起惊涛骇浪,彻底改变局势。这一切,他赵无求还有转圜之地。

        “殿下出身尊贵,与无求有天壤之别。但事在人为,更有‘英雄不问出处’的俗语,无求相信殿下不是以身份取人的顽固之徒。”

        赵无求在后宫之中生存,最先学会的一件事就是笑脸迎人,忍而化之。这些讥讽丝毫不能给他带来实质性伤害,他不甚在意。

        正如元衡能在两国争执之中求得缝隙,赵无求也将在其中斡旋,既然公主已经不再推拒,那他怎么能辜负公主的“好意”,自然要设法解决僵局。


  https://www.biqugecd.net/45769_45769626/934203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net。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net